(资料图)
编者按:解读时事政策、挖掘文化底蕴,弘扬主流价值观,即日起,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,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《善评》,传播滕州好声音,汇聚滕州正能量,努力打造有态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。
□特约评论员 蒋贺
山东立足自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创新性地推出了“黄河大集”这张文化新名片。2023年“黄河大集”首次被写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,打造文旅消费品牌,今年山东“春季黄河大集”,专门设立了“沿着黄河遇见海”沿黄九省(区)手造民俗展区、特色农产品展区、市集演艺区、沿黄美食区等不同展区。在大集上,除了有德州窑红绿彩、淄博琉璃等山东沿黄地区的非遗项目,还有青海土族盘绣、甘肃酒泉夜光杯雕、宁夏砖雕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。内容丰富,精彩纷呈,热热闹闹的“春季黄河大集”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沿黄九省(区)的风土人情,进而感受到“黄河文化”的魅力。“黄河大集”作为做好黄河文章和城乡振兴的一个缩影,正让大众惊喜地发现:黄河文化、黄河特色,已经融入全山东的基因里去。
送戏、送健康下乡进“黄河大集”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健康生活。“送戏、送健康下乡文化惠民,传承美好、大健康温暖人心”。“黄河大集”如火如荼地开展,吸引了大批群众赶集、购物、游玩。利用“黄河大集”的有利时机,各地结合基层群众生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,不断加大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力度,广泛开展送戏下乡、健康下乡进“黄河大集”文艺演出活动,切实让党和政府的健康文化惠民政策深入民心,努力营造了良好的乡村健康文化氛围,打通国家公共卫生、公共文化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彩的演出活动,满足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和健康生活需求。
农村电商进“黄河大集”,激发居民品质消费活力。山东各地在开展“黄河大集”的同时,纷纷将电商元素融入其中,借助“黄河大集”浓厚的现场氛围,在全网广泛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,带动居民消费、助推乡村振兴。同时,依托农村电商进“黄河大集”进一步激活市场消费潜能、加快恢复消费活力、提升居民消费品质,有效促进线上线下互补、文化消费互促,打造出受居民欢迎、有声有色的消费文化盛宴。
非遗传承进“黄河大集”,增强公众传承保护意识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中华民族和黄河流域的历史记忆、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,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,是传统文化的无价瑰宝。各地将非遗传承融入到“黄河大集”中,用摆摊、直播、展演等方式,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家乡非遗的魅力,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,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,营造全社会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。
山东乘着举办黄河文化论坛的东风,将“黄河大集”品牌越擦越亮。2023年伊始,一场辐射全省的黄河大集活动成功举办,让“黄河大集”品牌深入人心;如今,“春季黄河大集”再次启动,“黄河大集”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。黄河大集上既有好品好货,也有风土人情。赶黄河大集,赶得的是那份热闹,是浓浓的人间烟火气,也是满满的幸福感。统计数据显示,自山东开展黄河大集活动以来,全省共举办线下市集1.6万余场,销售额近52亿元;组织线上直播带货活动2.5万余场,销售额超110亿元。在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,是经济文化大省的民生,蕴藏着齐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“黄河大集”作为文化展示的更具接地气的空间,其内涵丰富、外延广泛、形式灵活、收效显著,更为山东滕州市文旅带来了更具创造性的空间和探索发展。
3月4日,滕州市春季“黄河大集”在龙泉广场热闹开场,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“黄河大集 善品滕州” 以“春季游特色购活动”为主题,开展田园踏青、庙会采购、文艺展演、青春季四大主题活动和山东手造、文化文艺产品、非遗、汽车、家电、文化、旅游、泥哨土陶等“八品下乡”活动。4月27日,东郭镇“黄河大集”首届莲青山“槐花”文化节开幕式,田园踏青、庙会采购、文艺展演、大大助推了东郭镇的乡村振兴!更好的打造“山水东郭”“工业强镇”“农业大镇”“商贸重镇”“生态美镇”“文化育镇”的品牌东郭!逛一逛黄河大集,沾一沾乡土气息,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烟火气息和风土人情。
“黄河大集”已经不仅仅是“好品大集”“年货大集”,还是“文化大集”“品牌大集”“发展大集”“振兴大集”,集中展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足和消费品味的提升,成为全国人民了解山东文化和山东手造的重要渠道,更以其鲜活生动的文化魅力,为黄河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。
下一步,滕州市将把“黄河大集”作为推进文化两创的重要抓手,继续实施“黄河大集”春节系列活动,以“踏青嬉戏下乡游”为主题、“放飞心情”为基调,开展“当地旅游、乡下旅游”踏青、逛庙会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、百姓健康教育大课堂、健康义诊、中医药保健、志愿者服务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带到老百姓身边,提高群众健康和文化素养水平,同时为全市人民群众畅游“黄河大集”、饱览手造魅力,搭建更多优质平台,为大力振兴发展滕州经济提供更大发展空间,抓安全、强工业、兴农业、促丰收、稳民心、促发展、提经济,强信心、齐努力共同助推城乡振兴才更有底气,为打造城乡振兴齐鲁样板,树“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”形象贡献一份力量,大大提高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、满意度。